数字化改造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精准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在全市率先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普惠改造,不少传统企业由此实现了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
在舟山恒顺密封件有限公司,一套云平台系统正实时监测着生产环节的各项数据指标。舟山恒顺是一家集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于一体的汽配制造企业。借数字化改革的东风,今年3月,企业将生产“上云”、管理“上云”,顺利实现生产可视化、数据价值化、质量可追溯、库存更精确、计件更准确这一初定目标。
“我们的汽车型号和单子数量繁多,靠笔写、靠人记是记不住的。现在数字化车间的使用,使工作顺畅高效。”舟山恒顺密封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利世说。
“量身定制”的云平台让企业管理人员不仅可以通过系统后台实时看到产能负荷情况,还能帮助企业进行科学分析,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生产方案。“报废的透明度高了,主要是次品的评估有了依据。”施利世说。
舟山岱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也是我县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普惠改造的受益者之一。在该公司的几台云平台显示屏上,呈现着绿点和少数几个红点。据介绍,绿点表示产品运行正常,红点则为故障,这样,企业在“云上”就可以对生产车间的产品实施远程监控。
“我们可以直接在系统上看到订单数量,每道工序上流转的库存,以及发往客户端的直观数字等。”舟山岱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内部顾问李净芳说。
“上云”改造在加速转型升级步伐的同时,让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初显成效。李净芳说:“像拉杆,一般周转是一周左右,现在能提速减少1-2天,系统上直观显示卡在哪个环节,便于我们直接解决问题。”
聚焦数字赋能,去年以来,我县先后制定出台相关方案、办法,加大专项配套政策扶持,并编制了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目标的新智造“金字塔”型发展实施路径,引进了数字化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目前,我县已完成首轮5家企业数字化普惠改造。
“下一步,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并将针对船舶修造行业研究数字化普惠改造可行性方案加以推广,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我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县经济和信息化局数字经济科科长胡斌说。